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中国大陆专属门户网站

国泰海通 · 晨报0626|新能源、海外策略、电子、计算机、产业-开云电竞

17605692585

公司新闻

国泰海通 · 晨报0626|新能源、海外策略、电子、计算机、产业

发布时间:2025-06-30点击次数:

  

国泰海通 · 晨报0626|新能源、海外策略、电子、计算机、产业(图1)

  投资建议:看好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建议关注:(1)电池端;(2)设备端;(3)材料端。

  2020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要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要加快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2024年,我国投入约60亿元用于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目标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装车示范。2025年3月,工信部发布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强制性要求,2026年7月开始施行。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推动制定及发布固态电池等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标准研制,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上海、珠海等地也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产业发展。目前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新能源车场景,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可显著提升续航里程与充电速度;同时,固态电解质的不燃特性使电池在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安全性,为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提供了坚实保障。低空场景,固态电池以其“三高一快”(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及快充)的特性,可充分满足eVTOL飞行器对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人形机器人场景,其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轻量化与安全性要求较高,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市场潜力巨大。根据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2月,比亚迪宣布其60Ah全固态电池中试样品已于2024年下线,并透露量产规划,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应用;5月,国轩高科宣布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GWh,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并已开启装车测试。我们认为,头部企业在固态电池端的“落子”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入局”,产品技术迭代迎来持续向好。

  历史上,港股与美股走势相关性更强。历史上港股走势与美股更相关,1970年至今恒生指数与标普500走势基本一致,港股与美股的联动性在美股大跌时尤为突出。但2020年以来港股与美股联动性逐步减弱,尤其2021年、2023年两者走势甚至完全相悖。与之相对的,港股与A股联动性的不断增强。从指数走势看,2002年以来恒生指数与沪深300也存在一定联动,但在2020年以前,两者相关性基本弱于恒生指数与标普500之间的相关性,而2020年以来港股与A股相关性较以往明显增强。港股与A股、美股联动关系变化或反映港股投资环境正经历新变化。

  2020年以来估值对港股涨跌幅贡献增强,恰与港股A股联动性增强的时点吻合。由于联系汇率制度且外资占比高,过去港股流动性受海外因素影响大。但2020年以来,由于受地缘政治、港币套息交易及港股性价比变化影响,外资占比持续下降,港股流动性对海外依赖逐步减弱。中概股回流或也削弱了港股与美股的中期联动性。与此同时,基于港股价格优势、标的稀缺性与套利需求,内资加速流入港股,使港股流动性与内地关联加深。港股开始更大程度反映内地资金行为逻辑和风险偏好,这或是近年港股与A股联动性增强的核心原因。

  港股基本面与内地相关性一贯更强。当前港股上市企业中超三分之二为中资股,中资股贡献了90%的港股净利润,港股整体ROE也主要由中资股驱动,因此港股与内地基本面天然相关。2020年以来,随着A股企业赴港上市和中概股回归,港股内地企业占比上升。此外,2024年以来政策明确支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发展,两地联动有望进一步深化。港股基本面与海外弱相关性:一是海外需求变化通过出口直接影响港股企业盈利表现,二是中美经济周期存在一定联动性,但2020年以来该联动性变弱,三是汇率对港股企业盈利也有影响。

  南向资金流入不及预期,外资流入超预期,内地香港互联互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证监会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展开科创板分层策略,有利于优质半导体企业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配合AI与自主可控相关的产业大趋势,AI有望实现与科创共振。当前国内先进制程工艺持续迭代,AI算力芯片有望逐步转向国内晶圆代工。给予行业“增持”评级。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一方面,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另一方面,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六项改革举措。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其中。六项改革举措中前三项提出:(1)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2)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3)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多轮制裁加速国产化进程,国内晶圆厂作为先进制程核心资产有望迎来广阔替代空间。

  中国芯片的长足进步以及Deepseek等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对美国在AI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新的挑战。历史经验而言,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打压自2016年开始,首次将中兴等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在技术上进行限制。然而,制裁和打压最终加速了国产化进程,预计25年国内AI服务器外购芯片比例有望从63%降至42%。我们认为,国内先进制程工艺持续迭代,AI算力芯片有望逐步转向国内晶圆代工,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晶圆厂作为布局先进制程的核心资产将有望迎来AI时代的广阔国产替代空间。

  我们认为,AI大趋势是产业的选择,当前海内外大厂仍在高强度投CAPEX,两边政府仍围绕AI展开科技贸易冲突,AI产品仍在不断迭代并贡献收入,AI产业从研发、固定资产投入、营销投流、用户数增长、tokens增长、收入增长,每一个环节都有典型企业代表,趋势向上明确。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此次证监会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展开科创板分层策略,有利于优质半导体企业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配合AI与自主可控相关的产业大趋势,AI有望实现与科创共振。

  年AI应用落地开花之年。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之后,模型能力不断提升,AI算力高景气。“安迪·比尔定律”同样适用于AI时代,算力和应用必然交织螺旋上升,只是应用具体爆发的节奏难以判断。同时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2025年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我们认为,在全球产业界已经尝试摸索了2年之后,2025年是AI应用落地开花之年,且能真正成为业务增长驱动引擎,在提升效率的基础上,Kaiyun电竞有一定概率能真正将技术的突破落地应用从而创造新需求。

  2025年,科技自立自强刻不容缓。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34%,正式开启新一轮关税摩擦。虽然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关税大幅下降,但我们认为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全球科技产业链受到较大影响,极大刺激国内信创产业推进。

  计算机本身境外收入只有14%左右,此前的对等关税对计算机板块整体影响并不大。在关税缓和背景下,有几个维度都能增强对计算机板块信心:1、计算机上市公司的境内客户海外业务受到关税影响的担忧已经消除;2、关税缓和背景下整体情绪会变得高昂,计算机作为情绪风向标受益于β的提升。另外结合当下计算机板块的特征:3、机构持仓只有3%左右;4、景气度整体边际修复一些,一季度营收增速不错;5、AI能力继续提升,场景渗透也在继续。所以整体上,我们继续看好计算机板块。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业绩持续性不及预期;市场波动较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10台左右的焕新Model Y作为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投入使用,开始接送首批乘客。后续预计将有Cybercab等更多车辆加入车队,并进一步拓展运营范围。

  受邀用户通过全新的Robotaxi App进行呼叫,费用为固定的4.20美元。用户呼叫后,可自动同步账户内的支付、座椅、音乐等设置,服务覆盖奥斯汀南部区域,运行时间为早上6时至午夜12时。目前车辆为搭载FSD系统的焕新Model Y,驾驶位为无人状态但副驾配备了安全员,且仍配备了方向盘和踏板。2024年10月特斯拉发布的CyberCab无人车没有传统方向盘和踏板,完全依赖于特斯拉的FSD软件,后续预计将加入Robotaxi车队。

  自2010年代第一轮热潮以来,Robotaxi行业已历经10余年发展。目前中美两国在Robotaxi商业化中走在前列,均处于商业化1.0阶段,而其他国家仍处于测试阶段。2025年以来,Robotaxi商业化进展加速,北美市场Waymo、特斯拉实现付费运营;国内小马智行、萝卜快跑等加快商业化落地速度。

  Robotaxi产业链上游核心为感知系统、智驾芯片与软件算法。零部件供应商负责提供硬件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以及计算平台、座舱所需的芯片等;自动驾驶公司则负责智驾所需的软件算法等。中游的整车制造方面,Robotaxi公司通常采取整车加装、联合开发、自产自研三种合作方式来实现车辆的量产和部署。线控底盘也是Robotaxi的核心环节,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技术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下游出行运营环节则由出行服务商进行车辆调度和乘客服务。

  国内百度、小马智行等在运营层面处于领先,有望在Robotaxi商业化进程中占得先机;未来随着Robotaxi 逐步铺开,实力较强的整车企业预计也将凭借其技术与造车体系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随着Robotaxi商业化进程加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系统零部件供应商和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线控底盘供应商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17605692585
E-mail

1715522968@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开云电竞(Kering Esports)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5026432号